![]() |
【发展规划】三水探索大数据服务为城市装上“大脑” |
|
【fazhanguihua】2017-8-14发表: 三水探索大数据服务为城市装上“大脑” 佛山日报记者唐易婷报道:11日,三水召开大数据2017~2020年发展规划专题报告会,从共性基础设施建设、城市治理、惠民服务、产业经济、数据创新等5个方面进行了任务分解,初步形成17个大数据 三水探索大数据服务为城市装上“大脑”来自发展规划fazhanguihua相关,仅限发展规划fazhanguihua观点以及网络浏览,佛山陶瓷网对三水探索大数据服务为城市装上“大脑”以及内容不做任何推荐。 三水探索大数据服务为城市装上“大脑”佛山日报记者唐易婷报道:11日,三水召开大数据2017~2020年发展规划专题报告会,从共性基础设施建设、城市治理、惠民服务、产业经济、数据创新等5个方面进行了任务分解,初步形成17个大数据发展重点工程项目,分批逐步推进大数据发展战略。 在大数据规划编制上,三水走在了全省前列。“创新构建数据统筹管理体制机制,加快佛山大数据建设和应用”是我市改革重点项目,三水也两次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及加强数据统筹,主动拥抱大数据。 根据规划,三水将加速大数据资源开发利用,深挖数据价值,形成“大监测、大治理、大联动”的新型城市治理模式,使大数据成为经济社会各领域融合创新、升级发展的新动力、新引擎。 拥抱大数据形成新型城市治理模式 在大数据规划编制上,三水走在了全省前列。三水缘何如此重视大数据建设? 当前,国家、省、市都把大数据视为新一代信息技术助力经济转型、产业升级的重要抓手。加快政府数据开放、推动资源整合、提升治理能力。培育新型业态,助力经济转型成为当前大数据发展的方向。 事实上,三水区对大数据关注、谋划已久,在建设上也有了初步的成效。 2015年9月,三水“一门办理、全城通办”正式上线试运行,打破部门、区域、层级的限制,形成“同城同质”便民服务格局。运行至今,受到了老百姓的一致认可。 去年9月,三水区政务数据管理平台上线。目前,该平台已与区综合治税平台、区气象局、区行政服务中心等多个区内自建信息化系统实现数据库对接,存储数据量超亿条。 然而,和先发地区相比,三水的大数据应用深度还有所欠缺,处于采集和查询的状态,基于数据的分析决策较弱。 当天会上,多个部门代表提到了跨部门数据整合、利用数据分析提升城市智能化管理等思考。如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局提到,目前正在建设家庭医生app、影像共享平台和物联网医院,但各医疗机构各自开发的系统暂时无法互联互通,面临“信息孤岛”问题。教育部门提到,正在思考和住建部门联合,用大数据分析让学位和区域更好匹配。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教授曾凡智认为,如果能把数据打通应用,将对城市、产业的发展带来深远的影响。 政民企为主体推进17个特色项目 在11日的会议上,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的王守信博士就“三水大数据应用的现实与未来”主题,对《三水区大数据2017~2020年发展规划》(下称“规划”)征求意见稿展开专题报告。 从规划的总体目标来看,从基础设施、城市治理、普惠民生、企业服务、创新业态5个板块出发,形成传感、视频、信息的城市多维感知体系、新型城市治理体系与机制,打通最后一公里惠民服务通道,提升三水区高精尖经济发展驱动力,培育大数据创新运营模式。 三水大数据的构建模式为“1+5+n”。1个大数据中心包括大数据中心楼宇、三水政务/大数据云平台。5个大数据基础服务包括物联网服务平台、大数据共享交换平台等。n个大数据应用包括全区顶层综合应用、领域行业应用、产业延伸创新运用等3类应用。 同时,规划从共性基础设施建设、城市治理、惠民服务、产业经济、数据创新等5个方面进行了任务分解,初步形成17个大数据发展重点工程项目,依据项目成熟度,按年度分批逐步推进全区大数据发展战略。 报告认为,三水要加速大数据资源开发利用,深挖数据价值,形成“大监测、大治理、大联动”的新型城市治理模式,使大数据成为三水经济社会各领域融合创新、升级发展的新动力、新引擎。 强化顶层设计制度保障发展规划 在今年4月召开的大数据建设工作会上,三水区区长胡学骏说道:“在未来的二三十年里,大数据将是非常重要的工具,政府部门、企业将来都是数字化的。” 在三水,两次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及加强数据统筹,主动拥抱大数据,今年更是启动了大数据发展规划编制。胡学骏认为,于三水而言,必须重视大数据建设工作,如果错失大数据的风口,将会错失很好的发展机会。 为此,三水今年启动了《大数据2017~2020年发展规划》编制工作,以充分发挥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驱动作用,借鉴“互联网+”等创新模式,建设创新型城市。 当前,规划已经形成征求意见稿,关键在于如何落实。王守信认为,三水需从顶层设计层面明确大数据建设的思路、目标、模式,打破数据壁垒,加大资金投入,形成具有全区统筹能力的制度保障,理清推进职责机制。 “大数据是工具,关键在于如何用好。”胡学骏强调,以大数据促进全区创新发展,关键要抓落实,一步一个脚印,不断向前推进。各单位要深化认识,明确本部门职责,从实际层面做好统筹规划,制定具体的项目实施方案,积极联合相关部门做好项目管理工作,保证资金有效利用,从资源管理、应用创新、产业发展等方面采取具体措施落实大数据战略。 规划总体目标 筑基基础设施跃升发展→建成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形成传感、视频、信息的城市多维感知体系。 优政城市治理精准智能→形成全区范围内大监测、大治理、大联动的新型城市治理体系与机制。 惠民数据服务普惠民生→推广“互联网+民生”创新,依托“社区自助服务”,着力打通最后一公里惠民服务通道。 强企企业服务全面升级→整合产业链,推动商业模式创新,提升三水区高精尖经济发展驱动力。 创新数据业态蓬勃发展→有序开放政务大数据,积极推进政产学研联合研究、产业推广,培育大数据创新运营模式。 “1+5+n”构建模式 1个大数据中心→大数据中心楼宇、三水政务/大数据云平台。 5个大数据基础服务→物联网服务平台、大数据共享交换平台、统一视频服务平台、同一时空信息平台、大数据分析挖掘服务平台。 n个大数据应用→面向政府治理、惠民服务、企业服务、数据创新4个领域,全区顶层综合应用、领域行业应用、产业延伸创新运用等3类应用。 整理/佛山日报记者唐易婷制图/罗灿 【专家观点】 如何将数据库建设落实到每个节点上? 在本次会议上,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教授曾凡智代表在工程中担当顾问的佛科院团队对工程中的各项要点进行了具体阐述。 曾凡智介绍,在“大数据”的建设过程中,通过设计人员的不断推敲与研究,提出了“1+5+n”的纲领性建设方案,即以一个数据中心为基础,以5个行业应用和分类为组成内容,以及以17个大数据的特色应用为骨架来推进整体建设工作。 而对于如何将数据库建设落实到每个节点上的问题,曾凡智认为应从3个方面着手。第一方面,优先考虑基础设施的建设,强化基础数据与平台,通过政府各部门共同进行综合协调,对互联网络数据、时空数据、共享数据标准等进行统筹整合,建立数据中心,打造“大数据”数据库的基础硬件。 第二方面,以工业化作为纲领,分步实施,将各类数据收集细化并分类形成各色主题,规划构建符合民生及产业政策的针对性特色子系统,突出行业特色,以打造惠民生利发展的“大数据”数据库。 第三方面,由于“大数据”数据库的建设是系统工程,故在打造“大数据”数据库过程中关键在于人才队伍的建设以及考评监督体系的建立,对于人才队伍的组建规划要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的方针,同时,每个系统的建设进程要经由统一的考评监督体系来进行严格审察,以达到“少走歪路,循序渐进”的工程建设效果。 文/佛山日报记者唐易婷 实习生周芷茵 通讯员三宣、三数统 (【fazhanguihua】更新:2017/8/14 8:40:32)
![]() |
![]() |
资讯中心,相关泛建陶家居资讯,企业新闻、企业相关发展以及产品销售。把握佛山陶瓷网,把握行业脉搏。这里提供相关关于公司厂家新闻、资讯和联系,工厂商家价格信息,发布商业供求招商商业资讯。佛山陶瓷网陶瓷行业第一综合商务资讯服务网站。手机移动版佛山陶瓷[佛山陶瓷网] |